新一輪“禁酒令”來了,明確提出工作餐“不上酒”;在茅臺股東大會前夕的歡迎晚宴上,飛天茅臺不見了,股東改喝藍莓果汁。
據新華社5月18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其中明確規定,黨政機關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檔菜肴、香煙,不上酒。
消息一出迅速引發市場熱議,以往許多地區的招待標準是限制提供高檔酒水(白酒每500毫升、紅酒每750毫升售價不超過500元),有酒企還專門生產相應價格帶產品以滿足采購需求,而新修訂條例中的“不上酒”三個字,則將高中低檔酒全部排除在外,被看作全面禁酒。
受此消息影響,5月19日白酒企業開盤普遍受挫,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等頭部酒企股價均有所下跌,但跌幅不大,在0.8%—2.7%之間,而啤酒、黃酒、紅酒及軟飲料公司股價普遍上漲。
業內認為影響有限
白酒行業已經告別高增長周期,去年酒企業績普遍受挫,今年多家公司下調業績增長預期。新一輪“禁酒令”引發白酒投資者擔憂,是否會讓行業“雪上加霜”?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探究新條例對白酒行業的影響。
中國酒業分析師蔡學飛認為,客觀來說,這必然會導致酒類消費市場進一步收緊,但影響有限。
他指出,白酒行業曾在2012年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受到重挫、進入深度調整期,因此市場對“禁酒令”有一定恐慌,而事實上,類似文件每年都會頒布。其補充,雖然政務消費對于商務、民間等市場消費具有引領價值,但中國白酒消費中政務消費的比例已經很低。“若積極來看,國家加強政務消費管控,也能進一步倒逼酒企積極轉型”。
據公開信息及行業分析數據,中國白酒行業的政務消費占比已經從2011年的40%下降至2023年的5%左右。
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也認為,新“禁酒令”對白酒會有影響,但影響并不大,絕對不會像2012年那般“跌跌不休”。
他指出,今年3月,有關部門就曾下發《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但后續卻接連出現公務員群體違規喝酒的新聞。如今,公務招待“禁酒令”出臺將對相關行為進一步約束。不過,自2016年以來,絕大多數酒企的營收已從政務消費轉向商務消費。
回溯白酒發展歷史,“禁酒令”已經不是首次頒布,政務消費最早主要以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劍南春等高端和次高端品牌為主,早期受相關政策影響,頭部酒企業績的確受到一定影響,但將時間拉長,這些酒企依然具備穩健增長、穿越周期的能力。
茅臺股東會改喝果汁
巧合的是,今年的貴州茅臺股東大會召開時間為5月19日,恰好與新“禁酒令”發布時間一前一后。
茅臺股東大會素有“中國版巴菲特股東大會”之稱,在白酒行業“不景氣”的當下,公司一季度依然實現了“日賺3億”,讓這場大會更受市場關注。由于登記參會人數超預期,茅臺還在幾天前更改了大會召開地址。
水芙蓉 攝
不過今年的股東大會,顯得尤為“簡約”。
按照慣例,往年大會前夕的晚宴上,每張桌子都會擺放飛天茅臺酒以供股東品嘗;股東還能收到兩瓶50ml的飛天茅臺禮盒、茅臺冰淇淋品鑒券等作為伴手禮。
而據多位前往現場的投資者分享,今年的歡迎晚宴改為自助餐,餐桌上沒有酒,而是替換為茅臺生態農業旗下的“悠蜜”藍莓復合果汁(電商平臺市場價約21元一瓶),“不是沒有茅臺,是完全沒有酒”,一位投資者表示。今年股東伴手禮也從茅臺酒換成了帆布袋、筆記本、圓珠筆和兩張自助餐券。
這場不一樣的股東大會引發市場熱議。
有投資者認為,企業股東大會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屬于公務招待之列,“歡迎晚宴上股東交流明顯變少,不及以往熱鬧”“酒企大會不見酒,擔憂公司及行業未來發展”。
不過,也有人覺得這是貴州茅臺嚴格執行中央規定,行穩致遠的表現,“沒有茅臺酒也蠻好,大家可以清晰地交流問題”“節約招待成本多回饋股東也是好事”。
記者:水芙蓉
文字編輯:左宇
版面編輯:畢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