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恒生物(688639)5月19日晚公告,為保持公司行業領先地位,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滿足市場對高品質、低成本產品的需求,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擬投資3.2億元,建設“人工智能精準發酵及蛋白質工程共享示范項目”(簡稱“項目”)。
華恒生物介紹,公司于2024年5月25日與安徽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金額為3.9億元的投資協議,建設公司人工智能驅動生物制造研發及中試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此項目在公司管理層審批權限內,已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批準通過,無需提交董事會審議。
現基于公司發展需要,公司擬與安徽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合同金額為3.2億元,建設人工智能精準發酵及蛋白質工程共享示范項目。公司與安徽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過去12個月已累計簽訂投資協議總額為7.1億元,同一交易類別且標的相關的交易金額累計達到《科創板上市規則》相關披露標準。
據悉,華恒生物本次擬投建的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包括新建生產車間、成品庫、罐區、辦公樓、研發樓、綜合樓等,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精準發酵及蛋白質工程共享示范項目,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6個月,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
華恒生物以合成生物技術為核心,通過生物制造方式,主要從事生物基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截至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氨基酸系列產品(丙氨酸系列、L-纈氨酸、異亮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維生素系列產品(D-泛酸鈣、D-泛醇、肌醇)、生物基新材料單體(1,3-丙二醇、丁二酸)和其他產品(蘋果酸、熊果苷)等,可廣泛應用于中間體、動物營養、日化護理、功能食品與營養、植物營養等眾多領域。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生物基產品制造企業。
華恒生物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1.78億元,同比增長12.37%;實現凈利潤1.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82元。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87億元,同比增長37.2%;實現凈利潤5109.61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2元。
華恒生物在2024年年報中介紹,在合成生物學的基礎上,研發人員可以利用基因合成、基因編輯、途徑組裝與優化、細胞全局優化等技術,創建全新的細胞工廠,突破原有生物系統的限制,創造出更加符合產業化的生物系統,加速科技成果的工業化進程。隨著合成生物學等的不斷進步,生物制造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部分生物制造技術已經實現工業化與產業化。近年來,生物制造已在食品、飼料、材料、化工、能源等重要工業制造領域取得眾多優質產業化成果,目前已有氨基酸、維生素、多糖、乳酸等多種大宗產品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AI技術的蓬勃發展,將對合成生物學的基因編輯效率、代謝途徑優化、生產過程優化、蛋白質設計等方面起到提升作用,進一步賦能生物合成技術快速突破。
華恒生物在5月19日晚的公告中表示,在合成生物學、代謝工程等前沿技術的推動下,生物制造已從傳統發酵向精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公司擬采用先進的微生物發酵技術,結合人工智能精準控制發酵過程,引入自動化設備和控制系統,實現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優化,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同時,通過精準智能分析、決策、執行,建立精準調控發酵參數并形成自有數據庫,以精準預測蛋白質智能設計的工程化開發。本次投資有助于公司構建智能化生產體系,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