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力量之一,銀行理財近期正從多角度響應“長錢長投”政策號召。
近日,上交所在京舉辦專場培訓,針對銀行理財公司權益類資金入市提供多維度的政策和實操培訓,助力理財公司拓寬轉型升級路徑。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一批理財公司陸續發聲,將通過直接投資或間接方式持續增持ETF基金,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
數據顯示,近段時間以來理財公司調研A股上市公司力度明顯增強。截至5月18日,年內已有25家理財公司調研上市公司超過1100余次,個股近千只;其中屬于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比例將近一半。
除了加強權益投資,銀行理財還從支持科技創新債券的角度支持科技金融。近日,多家國有行理財公司接連發聲,參與首批科創債投資,引導資金流向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等前沿科創領域。
理財資金加快布局權益資產
今年以來,多個部委發布有關方案,推動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一些銀行理財公司也表示,將加大權益投資力度,并加強布局指數化投資。
近日,上交所面向理財公司舉辦關于權益類資金入市的專場培訓,32家銀行理財公司的百余名相關業務條線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參加培訓。上交所表示,此舉將“充分釋放ETF在引入中長期資金方面的效能,持續壯大‘長錢長投’規模”。
據介紹,此次培訓旨在引導銀行理財公司聚焦權益類資產管理能力建設,從投資、交易、政策解讀、風控控制四個維度出發,助力銀行理財公司拓寬轉型升級路徑。
今年4月,包括中銀理財、中郵理財、交銀理財、浦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發聲表示,通過直接投資或以間接方式持續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通過布局指數策略、指數增強策略等各類含權類理財產品,進一步支持資本市場發展。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近期又有一批掛鉤被動指數的銀行理財產品進入募集或待售階段。與去年相比,指數化投資的理財產品數量顯著增多。據中國理財網,截至5月18日,以“指數”為關鍵詞的銀行理財公司產品,處于待售期、募集期和存續期的數量多達116只。
具體來看,指數類型分為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多資產等指數,指數特征則涵蓋市值、行業、主要成份股等。例如,一些產品掛鉤 “A50指數”“A500指數”“A1000指數”等寬基指數,也有部分理財產品掛鉤特定行業或主題的指數,例如AI算力、風力發電、科創等。
密集調研科創上市公司
為更好布局權益資產投資,理財公司已在積極行動,密集調研各大A股上市公司。
券商中國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18日,2025年以來已有招銀理財、興銀理財等25家理財公司調研A股上市公司超過1100余次,調研個股數達986只。
值得一提的是,被調研個股所屬于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板塊的分別有251只、234只和2只,合計占比達49%,占比接近半數。也就是說,理財公司在關注資本市場的過程中,科技型上市公司可稱得上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具體來看,寧銀理財、興銀理財、招銀理財和杭銀理財年內總調研次數均超過100次。其中,興銀理財、招銀理財、匯華理財等頗為關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相關領域的個股占總調研個股的比例達50%以上。
此前,多家理財公司表示在管理好產品整體風險的同時,積極尋找機會進行權益資產配置,重點投向新質生產力領域和內需板塊,或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相關領域。
券商中國記者據中國理財網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8日,理財公司發行或待售的理財產品名稱中,含“科創”“科技”的產品數量達69只,產品類型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期限設置多在1年~3年(含);投資范圍覆蓋債券類、基金類,貨幣市場工具、非標債權類等資產。
另一方面,今年理財公司在權益資產的投資規模上也有所增加。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季度報告(2025 年一季度)》,截至3月末,理財公司存續的混合類理財產品規模已達5500億元,較年初增加約300億元。據上述報告,截至3月末,在31.17萬億元的投資資產中,理財產品配置權益類資產占比達2.6%,公募基金占比達3%,比例較年初有所增加。
多家理財公司試水科創債
除了權益市場,銀行理財近期積極布局首批科創類債券。
近日,包括中銀理財、工銀理財、農銀理財和中郵理財在內的多家國有行理財公司,通過提高科創債在資產組合中的占比、重點布局優質科技成長領域標的、發行科技金融主題產品、對科技型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等方式,銀行理財為科創企業助力。
具體來看,5月9日,中銀理財參與市場首批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截至目前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興業銀行等民營企業、地方國企及大型金融機構等多家主體的科創融資,參與品種涉及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商業銀行債券等多種工具。據披露,“十四五”期間,中銀理財對科技企業累計投資規模超2000億元。
5月15日,據中郵理財方面介紹,2025年以來,該公司新增科創債投資規模達30.5億元,覆蓋36家發行主體、41只債券,投資標的涵蓋民營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及中央企業三大類。
工銀理財表示,截至5月14日已投資10只科技創新債券,涉及民營企業、地方國企及大型金融機構等多類型發債主體,募集資金將投向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等科技創新領域。
農銀理財也在5月16日表示,參與首批科創債投資,累計參與恒力集團、無錫創投、TCL集團等13家企業發行的科創債,合計投標量約30億元。此外,據農銀理財介紹,截至2025年5月12日,該公司累計投資科創類債券326億元,為144家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融資支持;累計發行科技創新主題理財產品39只;服務30余家科技企業的金融需求。
目前,科創債的發行人以央國企居多,如果發行人擴容至更多的民營企業、新興企業,也意味著理財公司需要對科創債發行人的技術實力、市場前景、財務狀況、團隊穩定性等進行全面評估。
總體而言,目前針對諸多產品端和配置端的積極探索,都表明銀行理財正在不斷進化,一步步邁向成為“耐心資本”的征程。
排版:劉珺宇?????????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