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向來不缺少熱門題材和結構性機會。2019—2020年,以白酒、醫藥為代表的“大消費”板塊及5G、半導體、新能車等科技行業被視作“核心資產”;2021—2022年,光伏、鋰電、風電股迎估值擴張,煤炭、鋼鐵、化工迎漲價潮,新舊能源聯袂崛起;2023—2024年,AI、低空經濟等成長賽道和“中字頭”、高股息等防御主題輪番上陣。行業的快速輪動,無疑加大了投資難度。Wind數據顯示,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能在2020—2024年間實現年平均漲幅超過3%的僅有15個,另有11個行業收負;配置單一行業的波動風險加劇,而平均布局每一行業的年均收益率為3.18%,均衡投資的穩健屬性更為突出。
在此背景下,老牌權益大廠富國基金推出的富國均衡投資混合型基金(代碼:024188)自今日起開始發行,擬任基金經理為富國“策略女神”范妍,其管理風格以“倉位穩定、行業均衡、個股分散、注重估值”而著稱,力求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致力于通過積極的主動管理為投資者們創造超額收益。
市場寬幅震蕩期,均衡風格更顯穩健基因
近期,A股在以“AI+”行情為主導的同時,也在多重變量交織下呈現出“高波動、快輪動”的特征。自開年以來截至5月9日,上證指數單日漲跌幅大于1%的交易日共有16個,熱門賽道在短期內的快速上漲和大幅回調已成常態;疊加海外地緣沖突不斷、貨幣政策反復擾動等風險因素的影響,“押注單一賽道”的投資策略或正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均衡配置型基金的抗波動能力得以彰顯。這背后,正是均衡策略通過“多維分散”和“動態再平衡”兩大核心機制,構建起力爭穿越牛熊周期的防御護城河。
以正在發行的富國均衡投資混合型基金為例,擬任基金經理范妍秉持著一套“自上而下、雙層疊加”的選股框架,也體現出“多維分散”和“動態再平衡”的投資智慧。首先,“自上而下”是指,沿著宏觀經濟、中觀行業、微觀企業的脈絡,逐級完成大類資產配置、行業和個股篩選。“雙層疊加”則是指,在股、債、商品等各類資產的配置層面,要首先判斷流動性的松緊程度,建立對供需格局的感知,勾勒宏觀經濟的“大勢”;在深入行業和企業選股的過程中,注重由供、求、庫存、量、價所構成的“五縱”及宏觀、中觀、微觀、海外這“四橫”的動態跟蹤和交叉驗證。
這樣的一套框架,使范妍在投資實踐中,在股債配比、行業配置和股票組合的層面上,能夠盡量做到分散,以求層層防控風險,也能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勘正謬誤,以求投資決策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
17年深厚積淀,形成獨特“范式策略”
“均衡”并不等于“平衡”或“平均”,而是一種有的放矢、有側重的投資策略。均衡投資意味著要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和行業所處的環境、企業發展階段及競爭優勢等因素,并適時調整組合配比,因而更加彰顯著一種主動出擊以適應任一市場環境的態度,對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
富國均衡投資混合的擬任基金經理范妍于2008年入行,從賣方研究到買方投資,她一路深耕策略研究,至今已積累了17年證券從業經歷和近9年投資管理年限,也形成了獨特的“范式”投資策略,其所管理的組合具有“倉位穩定、行業均衡、個股分散、注重估值”的特征。
在倉位操作上,范妍從大類資產視角出發,判斷權益資產的吸引力,股票倉位“張弛有度”。由定期報告提供的“后視鏡”角度分析可知,范妍過往管理的產品,在2019年一季度,范妍可能提前捕捉到流動性的改善,將倉位從81%適度升至93%,之后一直維持較高倉位運作,直到2021年中,基于對流動性的謹慎判斷,將倉位壓降至81%的較低水平運作;但總體而言,股票倉位基本處于80%—95%范圍,在此區間內只擇大勢。
在行業配置上,范妍不拘泥于特定行業,配置相對均衡,且不賭單一賽道,會根據行業景氣度和周期位置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從過往投向來看,單一行業配置比例基本不超過15%,而且會通過自上而下的行業比較,來輔以一定的板塊輪動。從2019年優選5G、自主可控、醫藥等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行業,到2020年配置長期向好的電子、新能車等行業;從2022年在流動性“外緊內松”背景下,調降地產、增配新能源,再到2023年關注國家安全相關的電子、軍工及成本下行的火電等行業,均顯示出范妍在投資中的靈動。
在個股選擇上,范妍基于深入研究選股,尤其看重公司的管理能力、競爭優勢和護城河,以及估值是否處在合理區間。且在具體的持倉層面,范妍不押注單一公司,嚴格控制個股集中度,是市場上極其少有的“分散投資主動型選手”,其在管的富國穩健增長混合前十大重倉股最新披露的集中度僅17%。
厚積薄發,精湛“績”藝值得信賴
范妍過往投研實力出眾,在管產品“績”高一籌。根據2025年一季報,其在管的富國穩健增長混合A類份額近6個月凈值增長率為3.13%,顯著跑贏同期-0.46%的業績比較基準,實現超額收益3.59%。另據Wind數據,滬深300指數收益率為-3.25%,而富國穩健增長混合A在震蕩起伏的行情中展現出較好的抗波動能力。
過往管理業績“進可攻、退可守”,也讓范妍的在管產品備受機構投資者的喜愛。基金定期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機構持有富國穩健增長混合的累計份額超40億份,占比達76.46%,印證了專業投資者對其投資能力的肯定。
當前,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2024年以來,“新質生產力”成為政策高頻詞。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全國兩會,從4月政治局集體學習到5月7日三部門聯合新聞發布會,發展“新質生產力”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1.6%,高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7.4個百分點。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成長板塊有望迎來“政策紅利+產業周期”雙輪驅動。
談及所看好的行業機會,范妍表示,將重點關注我國工程師紅利催化,以及行業“反內卷”趨勢所蘊含的兩大投資機會。范妍認為,工程師紅利是中國核心競爭力,在AI軟件與硬件、創新藥等領域均有所體現;同時,行業“反內卷”趨勢正推動產業步入良性循環。經過近年來的供給收縮,地產、水泥、有色等板塊的尾部企業顯著出清、龍頭優勢強化,整體盈利能力或較此前出現改善,有望帶來新的投資契機。
同時,在市場反復震蕩的格局下,更考驗基金公司的投研“功底”。作為國內“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富國基金已在公募投資領域深耕逾26年。通過持續強化投研團隊建設、完善投資決策機制,富國基金為投資者帶來了亮眼的中長期回報。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富國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產品近二十年累計收益率達953.86%,位列行業第四,彰顯出穿越市場牛熊周期的專業投資實力。(CIS)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