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挑起的關稅戰,究竟對美國經濟帶來怎樣的沖擊?
美國港口大概是第一波感知到經濟溫度差異的行業。從4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要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稅,中美之間第一波加稅貨物經過長途跋涉,從上周末開始陸續抵達美國各大港口,隨后數月,港口裝卸的貨物數量告訴美國人民,關稅大戰對行業和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有何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在美國一線港口觀察到的情況,并不樂觀。
作為美國第一大和第二大集裝箱港口,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裝卸量占全美總量的40%。也就是說,美國有四成的進出口貨物是在洛杉磯這兩大港口裝卸的,每天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貫穿洛杉磯市的南北大通道710號公路,由于一頭連接著這兩大港口,原本每天早晚被無數的大貨車堵得滿滿當當,如今710公路上跑的多是小轎車,鮮有大貨車出現。為什么?因為港口沒有那么多貨物要運送了。
識別集裝箱港口的繁忙程度,看看碼頭上的橋吊是否在“低頭”工作即可。橋吊降下來,便是在裝卸貨物,沒有工作時才會升起。所以港口忙碌時,橋吊一直處于“低頭”狀態,埋頭工作。21世紀經濟報道在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看到,兩家港口各大碼頭上密密麻麻的橋吊,如今卻是大多數處于升起來的狀態,而港口里也確實沒有停靠幾艘集裝箱。
一位不愿具名的港口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關稅對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各個碼頭都產生了影響,已經出現吞吐量下降和停航的情況。他表示,現在吞吐量較往常低了20-30%。港口方面原本期望美國和其他國家能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讓港口吞吐量能恢復正常,但目前還沒有實現。這讓碼頭的勞動力群體以及相關公司的擔憂,碼頭的一些投資計劃也被迫擱置,等待并觀察下一步的發展。碼頭工人們則擔憂這種影響會持續多久,會對他們的生活、就業產生多大影響。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最繁忙的港口貨運量正在急劇下降。長灘港的貨運量較正常水平下降了35%-40%。洛杉磯港本周貨運量下降了31%。位于美國東海岸的紐約和澤西港也表示,其貨運量也出現下降趨勢。而在5月7日,美國第二大集裝箱港西雅圖港表示,該港當天到港的集裝箱船數量為零,這是疫情暴發以來從未出現過的異常現象。
美國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洛卡表示,預計本周洛杉磯港的進口貨物將同比下降35%。由于需求疲軟,不少大型貨船運營商已經取消了預定的航次,5月份的船舶運輸量可能會下降約20%。他透露,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份將有80艘船只抵達,但其中20%已被取消。此外,截至目前,客戶已經取消了6月份的13個航次。
長灘港首席執行官科爾德羅也預計,5月份這兩個港口的總吞吐量將較上年同期下降30%。這意味著,很快美國商場和超市上很多貨架要空了。
好消息是,來自瑞士的最新消息顯示,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達成重要共識,并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中美雙方將盡快敲定相關細節,并將于5月12日發布會談達成的聯合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