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變革正引發連鎖反應,近段時間多地物業費降價現象引起廣泛關注。在政府推動空置房屋物業費下調的背景下,武漢、重慶等地部分小區的物業費降價幅度甚至超過50%。
2025年3月1日,湖南省長沙市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物業服務收費管理的通知》開始施行。其中明確,空置房繳納物業服務費時實行階梯式優惠,即集中交付日期的次月起連續空置至第24個月,按照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的70%繳納物業服務費用;從第25個月空置期起連續至房屋空置結束,按照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的90%繳納物業服務費用。
不止是長沙市,據新京報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十余座城市(區)宣布空置房物業費可打折,具體包括長沙市、蘇州市、無錫市、宿遷市、揚州市、常州市、石家莊市、青島市、濰坊市、煙臺市和蘭州新區等。其中,甘肅蘭州新區規定,對連續未入住6個月以上的空置住宅,申請通過的物業費按50%收取。
空置房屋物業費降價主要來自于政府部門以行政手段推動,業內分析認為,推動物業費減免實際上也是為了降低購房門檻,刺激市場活力,而去年以來各地物業公司主動下調物業費則被視為在房地產市場劇烈波動下采取的市場化手段。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近段時間,重慶、武漢、南昌、銀川等多個城市均有項目實現了物業費下調。僅在武漢,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就有包括中海光谷錦城、招商依云華府、武漢天地云廷等在內的近百個小區物業費下調成功,涵蓋高端改善以及剛需項目。
物業費下調涉及中高端住宅、老舊小區等多種物業類型。據三聯生活周刊3月5日發文介紹,從物業費最終降價幅度來看,大部分都是10%起步,最高甚至超過了50%。比如武漢、重慶等地,有多個小區的物業費降價超過了50%,重慶某別墅物業費從4.5元降到了2.09元,降幅超過50%;武漢某高端小區物業費從7.6元下降到3.8元,還有某小區物業費從2.5元下降到1.1元,降幅高達56%。
該文認為,這一輪全國物業費降價潮,是業主、物業公司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共同作用的結果。業主自然是物業費降價最主要的推動者,從那些大幅降價的小區來看,通常都是業主們聯合起來向物業提出要求,物業公司迫于壓力,在和業主談判之后,最終商定一個都能接受的方案。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過去物業公司的強勢地位不復存在,話語權下降,而業主的議價能力大大增強,所以才能夠掀起這一輪全國物業費降價的浪潮。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3年末,全國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總數為854.3萬人,共有物業管理企業法人單位37.5萬個,資產總額達到53021.5億元,營業總收入達到16960.5億元。
據紅星新聞報道,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變化,物業企業傳統上依賴于高房價和高物業收費標準獲取利潤的方式面臨著巨大挑戰。過去,物業企業可以通過提高收費標準來確保盈利空間,但隨著市場需求趨于飽和以及消費者對性價比要求的提升,這種模式變得越來越難以持續,“物業公司必須改變過去的粗放經營模式,轉向更加精細化的質量發展,如強調服務質量和成本控制并重,通過提高服務效率、優化成本結構等方式來實現可持續發展。”